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第996节(2 / 2)

加入书签

也需要挫折。

哎……这么想想,关麟是又当爹,又当妈是真不容易啊!

但是有那么一条,刘禅的教育必须放在心上,否则……历史上的教训太深刻了,诸葛亮就是神一样操作也会输给猪一样的队友。

总归这么想想……关麟是有那么点儿心累的。

当然,关麟的话也产生了效果,至少让赵云体会到了他的心意……

赵云郑重的拱手,“原来公子想的这么远,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说罢,赵云站起身来,再三庄重的拱手,然后就要告退。

哪曾想,这时……

“留步……”关麟的声音又让赵云迈出的步子收了回来。

赵云脚步一顿。

可耳畔中,关麟的声音已经传出。

“子龙将军,其实有一些话……晚辈特别想对你讲——”

“子龙将军也不想一直做个杂号将军吧——”

……

……

这很符合,他那逆子的头衔与身份!

说起杂号将军,就让人想到赵云。

那么,什么是杂号将军?

说起这个话题,就必须提到与杂号将军对应的重号将军!

需知,在秦朝时只有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偏将军、裨将军;

而在汉文帝时期设立了车骑将军和卫将军;

武帝时期,汉武帝为了“独宠”的霍去病专门设立了一个骠骑将军。

之后汉代又陆续设立了镇东、镇西、镇南、镇北……

征东、西、南、北;

平东、西、南、北;

安东、南、西、北这些将军。

这些都是重号将军,可重号将军就那么多,将军不够分怎么办?于是,又设立了荡寇、讨虏、扬威、奋威、龙骧这些将军……

这些听起来很牛逼的将军,就统统被称为杂号将军。

再往下有偏将军、裨将军,再往下就是校尉、百夫长等一些老兵了。

而在重号将军中,也是有地位划分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是一类的重号将军,位极人臣。

前、左、右、后与镇、征东、西、南、北是第二类。

第三类就安东、西、南、北与平东、西、南、北就有些特殊了,前者是只有魏吴有,蜀国没有,后者是只有魏国有。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赵云赵子龙,这样一个声名远播,威震天下的人物。

可奇怪的是,他的一生竟均为杂号,就是三类重号将军的边儿都没碰到。

赵云赵子龙,从最初追随刘备时的“主骑”,就是刘备身边一队骑兵的队长,在刘备漫长的败走生涯中保护刘备周全的亲卫。

到平定荆南,赵云被封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

刘备入川大封将军,赵云围成都有功,刘备给赵云独创了一个将军——翊军将军!

刘备称汉中王,关羽、马超、张飞、黄忠皆被封为前、左、右、后这类的重号将军,李严、吴懿,严颜、魏延也都升了官,可赵云没变,还是翊军将军!

此后一直到刘备称帝,一直到刘备殒命白帝城,赵云的官衔也从来没有变过。

为何会如此,两件事就能看出端倪。

其一,刘备入成都前为了鼓舞将士,与诸将士相约,成都若是打下来,我刘备什么都不要,你们就去抢吧,分吧……都是私人的。

结果成都攻破,一众将军士卒都去抢房抢地。

一时间刘备穷成狗,军用不足愁死人……

这时,赵云颇为合时宜的谏言——还田于民!

他提出一个大胆的观点:天下未定,士兵不可求安!

天下若定,那就各自回老家种田去了,所以士兵要地有什么用?再说益州战乱,百姓最不容易,应该把田宅归还,让百姓安居乐业。

最后的结果,赵云这个无懈可击的“谏言谏策”,自然被刘备欣然采纳……

但,因为刘备食言,将士不爽!

将士不爽的愤怒,自不会发泄到刘备的身上,那么提出这“谏言谏策”的赵云就必须承受住众人的怒火,为了平息众怒,刘备也不敢大肆封赏赵云。

这属于为刘备背了一次锅!

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愤怒之下兴兵伐吴。

赵云谏言说,我们是汉,所以战略只能打魏,只能灭魏降吴,怎么能打东吴呢?

这件事儿,无疑……触碰到了刘备的逆鳞,与刘备的战略规划形成了巨大的冲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