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第165章(1 / 1)

加入书签

李长安叉着腰,洋洋得意道:等明年干什么?你学生办事你还不放心吗,放心吧,上下关系我已经都替你打点好了,你等着皇榜中状元就是。

区区一个驸马卫尉我还不放在眼里。李长安已经打点好了全大唐最硬的那一门关系,李隆基那日的话是当着她和杨玉环的面说的,若是真办不成,岂不是颜面大失。

你到底托付了何人?李长安这么有底气,倒是勾起了沈初的好奇心。

李长安神秘一笑:等到时候老师就知道了。

李长安估计的没错,没过几日崔惠童便在家中设下私宴宴请了礼部郎中韦陟。

韦陟乃是太子妃韦氏的堂叔,和崔惠童是拐着弯的亲戚,崔惠童只是隐蔽地一提此茬,韦陟就满口应承了下来。

崔卫尉放心,老夫这点权力还是有的。韦陟拍着胸口保证。

博陵崔氏是五姓七望,他京兆韦家也是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同为世家大族,天然就有一份亲近在。

沈初此人,说得好听算是官宦人家,说得不好听就是破落户寒门,那一丁点儿的名望还能翻了天不成?

韦陟答应得毫无心理负担。

今岁的科考与往年又有不同,在韦陟的提议下,今年除行卷外又增加了纳卷一下。

纳卷,就是考生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需要先将自己平日所做的诗赋文章编撰成集册,交到礼部,供主持进士的礼部郎中参考,礼部郎中阅读文集后便能对考生的文采有更深了解,能够更好评估考生的才华。

韦陟回到礼部后,刚坐下,眼角的余光便瞥见了桌上堆放的那一沓文集。

他唤来自己手下的小官,你去将一册署名为沈初的文集挑出来。

小官挑出文集,呈了过来,询问道:郎中可是要亲自评阅?

韦陟头也不抬一下:拿下去扔了。

时间一眨眼便到了月底,孙大有的老娘虽还有些咳嗽身体却已经没了大碍。

李长安考虑到了她既然打算做商队往来买卖,又打算招募军中退下的老卒,既然要旁人替她卖命,自然要替人了却后顾之忧。于是便在永崇坊专门置办了一套大别院,将其中改建成一座座如漳县流民宿舍一般的集体大院,只有屋子,所有屋子共用一个大院子,专门雇了厨娘做饭,还雇了十几个娘子照顾老人和孩子。

众人得知自己的家眷也能得到妥帖照顾后更是对李长安感恩戴德,以往在边关打仗,最怕的就是家中无人照料出了什么事情,有兄弟姐妹之人倒是不用照顾父母,可多数下面也有妻女,这些军汉最怕的就是家中没有劳力自己妻儿遭了旁人欺负。

如今有李长安这个有权有势的权贵罩着,还将他们的家眷都接在一起雇人专门照料,这些人便可以放心远行了。

此次商队出塞风险虽不大,可我也不能违心说没有危险。李长安看着自己面前这五十个汉子,颇为满意。

虽说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毛病,有的是年纪偏大,有的是身上缺了点零件,可他们身上无一不散发着血气。杀过人上过战场之人总归是和普通百姓不一样。

孙大有率先开口:拿人钱财替人卖命,这样的道理咱们都懂,我等拿了李娘子这么多钱,便是当真除了什么意外也是命该如此。

孙大有一开口,其余人纷纷应是。

先前他们参军,还没有多少钱可拿呢,不照样得上战场上拼命。商队再危险,难道还能比战场上数十万人交战更危险吗?

李长安端起了手中的酒杯,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话虽如此,可你们既然为我卖命,我就不能不对你们负责。我话放在此处,若是尔等当有又回不来的,那他的一家老小我会赡养,诸位之儿女我送去读书一直读到十八岁,诸位之父母我给养老送终,诸位妻子若是愿意改嫁我出嫁妆,若是不愿改嫁我也会给她找活干。

从夏商到唐,这是第一次有人说出这样的话。

一时之间,在场之人都愣住了。

渐渐地,有人红了眼睛。

不管李娘子此言是真心还是假意,可至少李娘子愿意对他们说出这番话。

谁卖命不是为了家里人能吃好过好?这些人不怕死,他们怕他们死了以后家里的孤儿寡母遭人欺辱,他们怕自己年迈的父母孤苦无依。

他们见过太多了,一同上战场的弟兄死在了战场上,家里家破人亡,孩子被卖做奴仆,甚至饿死在路边,妻子改嫁或者被泼皮欺辱,年迈的父母无依无靠横死家中他们亲眼见过,就算他们侥幸活了下来,可他们的左邻右舍,家里的远房亲戚,总有人回不来。

谁愿意当兵啊?死了白死,许诺的土地发不下来,家中的老幼遭人欺负,亲眼见过这些的百姓还有哪一户敢让自家的儿郎上战场当兵打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