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一章 督战(两章合一)(3 / 3)
就是这两份互相矛盾的命令,将唐生志为数不多的一点勇气消磨了个干干净净。
唐生志的责任则占一半以上。
他优柔寡断,未当机立断布置撤退计划,也未及时通知城外和江对岸的宋希连、胡宗南部撤退的命令,致使这两部误以为渡江部队是不战而逃,竟然直接开了枪,使本已大乱的军队更加混乱,更贻误了撤退的时机。
更甚至是,唐生智在下达完撤退计划后,没有一丝主将殿后的觉悟,自己却先上船逃跑,导致后来将领兵士人心涣散,群龙无首,乱上生乱。
接到委员长第二份电令的当天下午,也就是十二月二十日下午,唐生志在司令部总部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
他先说明战况,又问大家认为是否还能坚守?
与会将领无人发言。
然后唐生志出示了委员长11日发的可以“相机撤退“命令,问大家该如何决定。
没有人表达反对撤退的意见,于是唐生智让大家都在会议记录簿上签字,表示对撤退的决定共同负责。
然后分发参谋处当天凌晨起草的撤退命令和突围计划,并决定将撤退时间提前到十二日晚上十一点钟。
后世的史学家和军事专家分析后认为,唐生志的这个撤退计划在战术上可行的,日军进攻南京的部队不多,包围圈并不严密,主力从日军正面突围是最佳选择。
但问题是,计划若是能推后两天,该打的打,该撤的撤,该准备的准备,自然没什么问题。
但发布撤退命令的会议在下午五点召开,然后要求各部在晚上十一点就进行突围,近十万人撤退,各部根本没时间协同。
唐生志也更没有想到,负责卫戍南京的各部队将领,根本就没有把他这个总司令放在眼里,有的甚至擅自丢下部队逃跑,这也是南京保卫战撤退过程中混乱的源头。
一是八十八师师长宋元良,二是教导总队司令桂永青。
宋元良不用说了,出了总司令部,就带着警官和副官逃了,买通了老鸨,躲到了一家妓院里……
剩下的两成责任归到他头上,一点都不冤枉。
宋元良弃军而逃,并不是他突然做出的决定。
唐生志通知他开会之前,宋元良就偷偷摸摸的率师直属队擅自向下关撤退,企图渡江北撤。
结果在挹江门外被36师师长宋希连的督战队用机枪“劝阻”,只得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师部的传令兵是在半路上碰到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