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第154节(2 / 3)

加入书签

村民发出善意的笑声:“只顾得帮咱们,把自己家忘了。”

钟子孟装作恍然:“不说我都忘了。谁跟我过去?”

说话的禁卫:“我们几个吧。”

来的路上杜荷跟县丞提过,给陛下留两车。县丞前一刻还琢磨哪辆车孝敬陛下。见状仿佛正打瞌睡来了枕头,他决定就把那个钟子孟家的粮食给陛下。倘若宫里认为粮食不好找他问话,他都不用查谁是钟子孟。

钟子孟把人带去东厢房,几个侍卫感觉正房东屋有人下意识看一眼,不禁睁大眼睛。杜荷拿着几块瓜出来堵住他们的嘴。几名禁卫明白不该问的不能问,道声谢就先吃瓜。

整麻袋的粮食都堆在仓里,叔侄二人踩着凳子搬,禁卫在下面等着接,然后直接放车上。

杜荷吃好西瓜也来帮忙。一刻左右,几辆车从钟家出来。钟子孟趁着几名禁卫洗手时,带着侄子去园子里摘一筐大西瓜,留县丞一行路上解渴。

喜儿把她做的饼给杜荷。有为见状不禁说:“不吃小鸡啊?”

杜荷摇头。他同僚抱怨:“县丞要早点回去。可再快也得明日方能到长安。不知道他着什么急。”

有为去他屋里:“克明伯伯,听见了吗?”

杜如晦点头:“我就不送他了。反正再过两个月就回去了。”

有为跟个勤劳的小蜜蜂似的,又到院里告诉杜荷,再过两个月克明伯伯就可以回家了。

杜荷同僚不清楚杜如晦时日不多,听到他可以回京不感到意外。杜荷早已看到父亲跟四年前一般无二,此刻再听到有为的话也只是淡淡地表示他知道了。

话说回来,不确定京师何时来人,喜儿爹娘并没有把粮食送过来。杜荷跟几名同僚到门外,钟子孟和钟文长带他们去前村喜儿娘家。

喜儿爹娘早两年就种上钟子孟给的粮种。郑家村有人找喜儿爹娘换过粮,看到钟子孟就告诉他自家也有高产粮。钟子孟解释:“我之前不知道。长安县丞没带这么多粮。跟别人换也一样,一斤换一斤半。”

喜儿爹娘跟人换粮就是一斤换一斤半。村里不少人嫌他们家心黑。钟子孟的话音落下,那些人很后悔,早知道就换了。

好在如今也不晚,就对有高产粮的村民说可以换给他们。有高产粮的村民不再为难钟子孟。

浩浩荡荡的来,浩浩荡荡的走。前后一个时辰。村正跟做梦一样,讷讷道:“这就走了?”

村正妻子:“走了好。省几十斤面。”

宁氏注意到杜荷在有为屋里跟杜如晦和虞世南聊天,所以杜荷一行前脚出村,她后脚就问金宝那个少年跟两位老人什么关系。

金宝在厨房南边,有为在北边,听到这话抢先说:“在我屋里吃瓜的吗?小荷是个守城的小兵。他另一个身份是克明伯伯的儿子。”

“荷花的荷?”宁氏轻呼,“怎么起这么个名?”

金宝无语:“娘,重点不是他是克明爷爷的儿子吗?”

宁氏下意识点头,接着又说:“长得不像。”

杜如晦出来:“我听到了。”

宁氏赶忙向他道歉:“我就是,我是说可能他像您夫人。”忽然想起什么,“怎么不叫他吃了饭再走?”

杜如晦:“他们跟县丞来的,得保护粮车。县丞要走他哪敢留下。”

钟文长同妻子分析过,杜如晦肯定早已致仕。长安县丞在长安是个小官,杜如晦博学多才,以前一定身居高位。如今儿子都不能留下陪他吃顿饭,宁氏不由得想到“人走茶凉”。她不好再问东问西,端的怕杜如晦心里难受。

没能跟儿子吃顿饭,杜如晦不难过。若不是看到儿子热得汗流浃背,杜如晦想给他两巴掌——嫌他在此太清净了吗。跟县丞衙役一同过来,也敢往钟家跑。

沈伊人见气氛安静下来:“他们走了正好留着我们吃。鸡汤煮面,再做一盆凉拌面。”对侄媳妇道,“我和面,你擀面条?”

喜儿:“我去园子里掐苋菜,汤面放苋菜。克明,你和伯施吃汤面啊。”

杜如晦想吃口凉的,又不想生病给二郎添麻烦:“听喜儿的。”

虞世南嫌院里没有阴凉地晒得慌,闻言才拉着小金毛出来:“给我切一碟变蛋。”

喜儿:“我给你煎个荷包蛋。别想变蛋了。这么大年纪天天吃凉的。”

虞世南猜到他吃了西瓜,喜儿不可能再做凉菜,但他还是假装很失望,拉着小金毛:“我们出去。”

小金毛找二郎。二郎在厨房烧火,看到小金毛挣开虞世南进厨房,二郎出来叫有为和金宝看着火。

炖公鸡和煮母鸡汤的锅底下是木柴,无需俩少年进去,他们就在门外盯着。高明、李恪、青雀和稚奴跟二郎和小金毛去门外树下乘凉。

凉风习习,青雀感叹:“还是外面舒服。”

李恪:“跟做贼一样。”

杜如晦:“人人都知道这里舒坦,不出三年这里就会变成东西市。”

李恪顺嘴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