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第七百九十八章 兵工厂(1 / 2)

加入书签

刘禹辰环顾广场上这些书生,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目前汉中创办的第一学府的莘莘学子们,第一批接受融合了一点现代知识的综合教育的人,心中有些激动,朗声道:“这个世界很大,远比你们想想的好要大,本王建立这第一所学院,就是学子们能学以致用,开阔胸襟,擅于思考,敢于去研究新事物,接触新思想,不要为自己的眼光所局限,文能治世,武能安邦,科技兴国,将来大汉栋梁之才皆会从这里走出去,日后的大汉王朝将因你们而成就千古未有的大业!”

汉王的一番话下来,所有人听得震惊、激动、满腔热血,有了君王如此看重,使这些学子们更加自信起来,周围的重臣、六部官员也都感受到了汉王的激动的心情,心下琢磨着君王的远大目标。

御史文官正做着笔录,要将汉王的金口龙言记录下来,封给学院供奉。

刘禹辰也明白温水煮青蛙的理论,如果水很烫,里面青蛙会一下子蹦出来,但要从温水开始煮起,慢慢加温,开始青蛙并不察觉在里面舒服酣眠,等到察觉的时候,已经无法脱身了,治国变法也是同样道理,倘若自己脱离了实际,一味操之过急搞大跃进,思想一下子远远超出世人的接受能力,肯定会使得其反,得到不理解和强烈反对,甚至致使汉室的失败。

只有一步步耐下心来,按照当世的背景和风俗文化,适当地改进,不断进去,同时开发民智,让学子多学多思考多研究,冲在改革发展的前锋,逐渐影响世人的思想,提高视野和接受能力,他的一些方案才能逐步实施,甚至他一年抵得上历史十几年的进步,将来几十年执政下来,或许能将华夏古国一下子推进数百年甚至千年的进程,让怏怏中华屹立世界的最巅峰。

在学院内考察一番,谓然一叹,日后大汉的崛起就要靠这些人才了,在这个大争之世,无能的庸才被抛弃,昏聩的君主被杀戮,名士英才成为天下争夺的瑰宝,明君英主成为最受拥戴的英雄。

名将辈出,大才如云,英主迭起。华夏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将都被卷进了这场全面彻底的大竞争之中!人道革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举凡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在这种大争之中碰撞出最灿烂的辉煌。

离开了学院,皇家队伍向汉中南面的大巴山进发,汉王迫不及待要去看看这军事——兵工厂建的如何了。

大巴山是汉中与巴地之间的屏障,东西纵横,南北分岭,山川巍峨,连绵百里,加上西川地势较高,因此山岭十分开阔雄壮,大巴山的南麓十几里,被数万大军包裹住,设下了围栏与沟壕,层层设卡,守卫森严。

在山脚下延伸到山麓深谷,建了不少的房舍和营地,划分了几个区域,有兵甲制造,军械制造、火药制造、各种攻城、新奇的工器具制造等,一个综合型的秘密军事基地。

在未出汉中前,百官就被谴回,只带着少数军机重臣来到大巴山军事。

这里驻扎了两营兵马,守将设一位将军李文泰,两位指挥使邱誊、贺怀远,负责兵工厂里外的安全工作,由于兵工厂尚未完全竣工,还有不少房舍坊间在建造,因此工匠将多,为了防止里面有奸细,防御滴水不漏,非常严密。

刘禹辰抵达山脚下,将军、指挥使、各院负责人都来见驾,向汉王汇报着最近一个月来取得的进展,除了兵器改良后大幅度生产外,已赶制出上万人的装备军械了,照这个速度,到年关时候,至少够一路大军全副武装了。

不过刘禹辰最关系的还是火炮的研制,他对这个投入了相当大的期望,虽然说火炮使用在宋朝时候才相继出现,明朝时候火器已大幅度使用,都是一千多年后的事情,但他觉得,之所以以前没有使用,一方面是由于火药和铁器都不成熟,最重要还是当时人根本没去想如何使用火药,用于军事领域,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现在他派人专门研究推广,肯定能少走数百年的弯路,有很大的飞跃。

来到一处空地,看到一个炮台在校场一端,上面披着红布,盖着的就是汉室第一台火炮。

“掀开,验炮!”

侍卫上去将红布扯走,露出了一台铁质大炮,这是兵工厂的工匠大师完全按照汉王的图纸制造的,一根粗有半米的大炮筒,筒壁厚实,末端凸起,下面的炮脚架住了炮身,并用锁链拴紧,紧系在四周的炮台架上,防止发炮时候后作力过大,导致炮体散架扬翻,倒是颇有红衣大炮的模样。

“请汉王发号施令!”

“点火试炮!”刘禹辰激动地喝道,满怀了希望,如果大炮试验成功,将来遇上匈奴铁骑还怕个屁啊!

“遵旨!”李文泰拱手领命,吩咐侍卫上前装好火药,然后拿来一颗大铁球放入了炮筒内,过了半晌,火捻子已和里面的火药接好,炮口对准了五十步远的石墙。

“点火!”李将军大喝一声,前方的四名侍卫拿起火把点在了火捻子上。

“嗤嗤……”火捻子点燃后,点绕极快,导索进入炮筒内。

在万众瞩目之下,只听“轰”的一声炸响,前方对准的石墙竟完好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