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第1468章(1 / 2)

加入书签

长沙人不想投入,只想捞好处的想法太幼稚了。

一看桓阶的脸色,刘协就明白了他的心思。“觉得太慢了?”

桓阶老老实实地说道:“建学堂的事,的确不在臣的计划之内。”

“钱不够?”

“长沙的确不能和南阳相提并论。即使是户口最多的郡治临湘,户口也不过三万,洞庭湖边的户口更少,无法同时支撑船官和学堂。”

刘协笑笑。

桓阶不愧是本地名士,对长沙的情况很了解。

包括郡治临湘在内,长沙郡共有十三县,二十余万户,一百余万口,但大多分布在长沙南部,洞庭湖边的发展并不好。最近的罗县也是在汩罗江边上,离洞庭湖还有近百里。后世的重镇岳阳还没有置县,只是一些小聚落。

这和洞庭湖的特殊水情有关。

洞庭湖原本是云梦泽的一部分,水深有限,而且随季节变化明显。雨水多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浩瀚。雨水少的时候,这里能露出大片的湖底,只剩下一小片水域。

虽然没有后世大湖变草原那么夸张,水域面积的剧烈变化也的确不利于开发。

能够满足造船需求的位置有限,比如湖中心的君山。

但君山附近没多少人口,也没有多少耕地,养活不了多少人。在君山建船官、建学堂,就要从其他地方调钱调粮,又是一笔额外的开支。

长沙财力有限,一下子铺开这么大的阵仗,有点顶不住。

但那是基于长沙郡自力更生的考虑,而他并没有打算放手不管,全由长沙郡自行筹划。

刘协提了一个建议:学堂、船官同时建,朝廷拨款和私人筹资一起上。

民船制造的管理权限原本属司空府,现在改划到司徒府,司徒府自然要出一部分钱。此外,长沙郡也要自筹一部分资金。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和武陵合作。

船官、学堂建起来后,武陵肯定也会从中获利的。

除了这两个方案之后,刘协表示,少府也可以出一部分资金,皇后手里就有数万金的资金闲置,可以入股船官。如果有必要,还可以从尚方监挑选一些能工巧匠作为学堂的教师,包括我本人在内,都可以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

建学堂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而且见效也很快,年内就能看到收益,十年后就可能成为长沙郡的金母鸡,源源不断的创造效益。

听了刘协的建议,桓阶大为震惊。

他在宫里为尚书郎的时候就见过天子,不过那时候的天子刚刚九岁,懵懵懂懂地被董卓扶上帝位,什么也不懂。他离职之后,就没见过天子,只听说天子在华阴一战斩杀李傕,后来又转战并凉,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平定了天下,用兵如神。

他万万没想到,天子做起生意来也这么高明。原本他觉得根本不现实的事,经过天子一分析,竟有迎刃而解的可能。

按照天子的规划,他只要能筹集五六万金,这船官和学堂就能建起来了。

这点钱,长沙还是拿得出的。

他们原本的计划也是要筹集两三万金来参建船官,只是当时不知道天子能不能给他们这个资格。毕竟这个船官可不是普通的小船官,而是与豫章船官相当的大船官。通常来说,这么重要的产业,朝廷是不会让民间资本介入的。

但他们想错了,天子不仅不反对他们介入,还希望他们多投入。

桓阶不敢确信,慎重地问刘协。“陛下是说,这新建的船官、学堂要由朝廷与长沙共建?”

“当然,集中力量办大事嘛。”

“那收益怎么分配?”

“这些具体的章程,到时候再谈,司徒府会来人,朕也会安排人参加。你先和长沙富户们商量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能筹集到多少钱。”

桓阶正中下怀,甚至有些喜出望外。

他没想到天子会这么有诚意,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这时,周不疑找来了相关的文书,一并交给桓阶,并让他在相关的文书上签了字。捧着厚厚的一摞公文,桓阶喜不自胜,再拜后匆匆告辞。

他要赶回去阅读这些文书,准备充分,然后奉诏和长沙的富户世族商量,筹集资金。

送走桓阶,周不疑有些不解,得到刘协的允许后,他问了一个问题。

“陛下,俗话说,以汉水为界,南人操舟,北人乘马。南方的船政宛如北方的马政,是国之大事,岂能让百姓参与?”

刘协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仅仅是天子与朝廷的责任。即使是关系到国家根本的产业,在保证控制权的情况下,也可以发挥民间的力量。譬如马政,军中挑选战马的时候,不也是会从牧民手中购买?造船也一样,最重要的战船由朝廷控制,普通民船则大可不必由朝廷包揽,否则不仅朝廷顾不过来,还会滋生贪腐,影响效率。”

他顿了顿,又道:“易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朝廷和百姓亦是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