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第433章 明教裂变华山之期(2 / 2)

加入书签

利弊,和适用的范围。

其中很多细节也需要他结合现实情况去完善。

冯蘅只是提出了一个设想。

柯崇云却要将之落实,这自然又难了不止一筹。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除了统筹接下来的军事部署,剩下的时间里,柯崇云都在思考完善这个制度,且颇有所得。

而这段时间,中原的战事也渐渐陷入尾声。

金兵主力在汴京城外大败之后,河南之地的各处驻守的金兵皆士气大跌。

无论是南方的孟珙部,还是西方的韩宝驹郭靖部,又或是哲别所部,所过之处,各地城池就算不是传檄而定,也都是轻松拿下。

刚刚进入十二月,三路大军便顺利在郑州会师。

而这期间的七八天里,明教一众高层,也大多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光明右使张三枪选择留在明教,被杨妙真重新立为圣子。

神雷王李文淑选择放弃神雷王的身份,退出明教,也不求做官,只希望新朝建立之后,能够给后代挣些家产。

这一点,决定当皇帝的柯崇云自然答允。

宝光王金辰决定留在明教,但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退出明教,在新朝当个将军。

杨妙真与柯崇云自然不无不可。

功德王柯豪、平等王陆冠英本就是为了抗金而入教,自然选择退出。二人都是意气风发的年纪,能力出众,自是新朝骨干,不用担心未来前途。

四位散人除了追风散人沈七之外,都是淡泊名利之人,都选择了留在教中,也未提什么条件。

只有沈七,这些日子有些深思恍惚,还未做出决定。

七位分舵的舵主目前都是明教内部手握军队的实权人物,自然不想放弃到手的权力。

杨妙真便告诉他们,将来明教将取消舵主之职,也不在拥有军队,只会在各州县建立分坛,负责宣传教义,帮助百姓度过危机。而且明教之人将来也要遵照新朝律法行事,不会再行聚众造反的事情。

这便是明摆着要让七人退教了。

于是七人便私下找到柯崇云,询问退教后能担任什么官职。

德州分舵舵主蔡坤甚至还问可不可以封王,或者像金国先前封建九公那样,让他独揽一地军政大权。

柯崇云笑道:“封王也不是不行,但独揽一地军阵大权是不可能的,就算封王也只是爵位,领取对应爵位的俸禄,且不可世袭,不是我不愿赐予封地,只是历朝历代,凡是割据称王的,都没什么好果子吃,我自然不想后代削藩,到时候与诸位兵戎相见。不过您也不必担心后代落魄,未来我会建立太学,将来朝廷官员也会从太学选拔,勋贵子弟入学自然会有优待。当然现在谈论封王还太早,蔡舵主正当盛年,新朝建立之后还要仰仗你与诸位舵主继续领兵开疆拓土,将来能获得什么样的爵位,都未可知。”

蔡坤的文化不高,什么削藩之类的话也不太明白,但听说后代做官能有优待,且自己还能继续领兵,也就放下了心来。

乱世杀出来的人,其他并不关心,最关心的就是手上有没有兵,有兵就安稳,没兵就不踏实。

所以蔡坤当即表示,要退出明教,替新朝开疆拓土。

柯崇云自然勉励几句,将他送走。

其余舵主从蔡坤那里得到消息,也纷纷过来向柯崇云表达忠心。

柯崇云本来就是明教圣子,地位比他们高,未来也将是皇帝,向他表达忠心,大家心中也并不觉得不妥。

如此一来杨妙真彻底改革明教的第一步便算完成。接下来便是要将军中的愿意继续留在明教的人挑选出来;将各个分舵麾下没有军职的坛主、香主、教徒筛选一遍,愿意继续留在明教的便留下,不愿留下的,是选择加入新朝还是做其他营生,都可随意。

不过这些事情大多还停留在计划阶段,一来有些事情是要等新朝建立之后,做起来才合适;二来,杨妙真却是将精力放在了另外一件大事上面。

因为腊八将近。

而今年的腊八,正是二十五年前,五绝相约的第二次华山论剑之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