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第壹五六章 甘肃最后一役(3 / 6)

加入书签

不缺钢铁的王绍屏,没有像是31年才仿製的產品那样,有着炮身较短,射程少了25的毛病。而是完全仿製法国原来產品,射程长达四千米,因此改称民国二十二年式,简称二二式,这也是王氏集团目前直接供应给中央的產品之一。

不过因为马家军对火砲的不熟悉,马鸿宾部被选为砲兵的老兵在孙殿英派来的教官指导下,对于已经接近城边一千公尺的共军,才开始来顿密集火力射击。突然骤发的砲弹,让没有提防的共军前峰吃了不小的亏。但等到共军採取防砲阵型散开来,呈现散兵状之后,砲兵没办法再大量杀伤敌军。共军反而依靠城外大石头、坑洞等障碍物,交互掩护接近城墙。这时马鸿宾部平时训练不足的毛病就显而易见了,在城墙上的士兵甚至没有等共军进入射程,就胡乱开枪。除了少数倒楣鬼,共军接下来的损失非常有限。

虽然共军也没有多馀的弹药加强训练,但耐不住经常遭到围剿啊!就权把反击战当成实兵演练了。也因为经常弹药不足,所以士兵们都自我要求:「瞄不准不打,没把握不打。」虽然称不上百发百中,但命中率却比马家军胡乱开枪高了许多。加上苏联又从新疆利用空投,增援了一批和铁锹迫击砲类似的步兵迫击砲,原本铁锹迫击砲在1939年才会正式生產,所以目前只有少量的实验品。在成品不多的情况下,所以苏联换了一款也是在1939年才会正式生產,未来编号将会定名为50-p-38的50毫米迫击砲,这款比铁锹口径更大的迫击砲,射程当然比铁锹的250公尺更远,理论上射程可以达到402公尺。所以当共军抵近城边约三、四百公尺时,苏联援助的这批50门50毫米迫击砲就大展神威,立刻让局势丕变,换成马鸿宾部一路挨打。

酒泉的城墙并不高,约三米多;结构也不像中原腹地都是青石包砖,只是普通的黄土墙及垒石堆叠而成。耐不住砲火不说,连对子弹的防御力也很弱,有些说是垛口的土墙凸起处,躲在后面的士兵却仍有可能被穿透土墙薄弱部分的子弹击中。由于当前国共双方多用792x57口径的德国毛瑟步枪,这款步枪使用的是1905年研製出来的尖头步枪子弹,弹头就重达10克,穿透力极强。这还不包含共军持有的捷克轻机枪所使用的重尖弹,这种子弹在铅弹头里面还加上钢芯,进一步加强穿透力,这类弹头重达128克。只要命中躯干,几乎很难活命。

所以没多久,马鸿宾的部队就死伤累累,眼看就要被共军突破,进入巷战阶段。徐向前却主动拉住了准备让红四军突进城内的李先念:「我不相信装备所没有留一手,小心城内有埋伏。我看为了避免过多伤亡,我们就先在城外吊着他们消耗,让后面大部队快点出关进入哈密,毕竟这才是我们的战略目标。等到大部队脱离战场之后,我们再冒险攻进城,这样比较稳妥。」没想到被孙殿英打到疑神疑鬼的徐向前,竟然在只差一步破城,大功告成之际,挥刀自宫,让红四军止步在酒泉城外。等到他们想要再次攻入酒泉城内时,寧夏马鸿逵的支援已经抵达,他们只能扼腕离去。

不过这个时候,城外的激战依然进行着,马家军虽然在孙殿英派来教官喝斥下力求稳定,砲队的准确度逐渐提高,让原本打一砲换一个地方的共军迫击砲小组伤亡逐渐扩大,毁损的迫击砲也在增加。不过一般士兵的射击,孙殿英的教官就没有办法了,虽然已经不至于慌张的乱放枪,但像空中放空或打到地面挖地瓜的仍比比皆是,忘了换弹夹,大声嚷嚷说枪坏了,更是此起彼落,没办法,除了部分老兵,马家军有许多士兵是刚刚从草原上拉出来的牧民,惯用老式猎枪,甚至是前装枪,五发弹夹压弹装填的中正式,他们还真用不惯。

像较于共军稀稀落落的枪声一过,总有不少人影从墙上落下,马家军为了加强火力,只好统一下令开枪,但排枪枪响过后,却没有多少共军倒下。反而在一些马家军傻兵站起来瞄准的时候,引来轻机枪的扫射。

站在城内唯一处四层楼的观测所的马鸿宾对自己的副官和孙殿英派来的联络官说:「这样不行,不要说挡住12小时,现在才开火2小时,我们已经伤亡超过二千人了。孙殿英的部队到哪里了?」孙殿英派驻在此的联络官一边拿着步话机的话筒联络,一边回答着:「孙将军遇到沙漠风暴,现在才刚在加油,他们将会全速前进,大约要四小时。」马鸿宾一脸铁青:「哼?四小时?我们大概再半小时就得进入巷战了。那朱绍良主任怎么说?」马鸿宾对孙殿英的藉口十分不满,虽然他知道那应该是事实,毕竟一开始就要他守满12小时,现在整个时间还过不到一半,即便再加上四小时,孙殿英也算早到。最后那句话他是转头问他的副官,他的副官马振兴正拿着有线电话话筒和兰州联系。

听到自家长官问话,他抬起头来摇摇头,用着无声的口型说:「朱主任要我们坚守待援。」「难道我还能跑吗?酒泉两面是山,共產党三面包夹我,堵住我两边通道,我无法前进绕到青海,也无法退回张掖,不是固守待援,难道还能插翅飞走吗?中央派来这些没能力的傢伙,想不出办法,还要装上官,全都是一群混帐!」马鸿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