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回国后,南方党人的声势大振,后续和谈中南方代表甚至都不给唐绍仪好脸色看,人家唐绍仪好说好歹是正儿八经的内阁大臣,袁世凯的全权代表,心中的傲气自然是有的,南方党人态度恶劣,没说几句话就说让袁世凯要立刻当曹操把清皇室赶下台,不然就立即北伐云云。
唐绍仪来之前就得到过袁世凯的暗示,说是一方面要拖延时间,北洋需要时间来酝酿,需要时间来说服清皇室主动下台,另外一方面要跟南方党人落实后续的大总统之位,不然等袁世凯把溥仪赶下台后又拿不到大总统之位那就成笑话了。
如此一来,唐绍仪索性也就避而不谈,竟然是在南北和谈的重要之际说自个生病了,和谈还得延后再延后!
这个看似荒唐的决定却是让南方的黄兴等人心中大骇。
别看现在南京的黄兴高举着北伐大旗,但是黄兴就算指挥水平再不怎么样也是知道,现在北伐是不可行的,自己手底下的两万多北伐军能维持住目前的局面就已经很勉强了,根本就没能力沿着津浦线北上。至于南京城周边聚集的将近七万余,还在不断增加中的民军黄兴根本就没打算过指望他们。
可是黄兴不指望他们打仗,这些民军可都指望着南京临时政府给他们发饷呢,一个个都叫嚷着:老子也是革命功臣,也是杀过清军的。不给军饷老子就自个抢!
于是乎,南京就步了广州后尘,几乎天天都有民军在城内烧杀劫掠,使得不少民众逃离南京,一方面是为了躲避战火,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躲避这些民军。
不过好说好歹黄兴手头上还有两万多北伐军,不比广州那边的革命党手中没有兵权只能任由局势混乱下去。所以南京虽然乱了点,时不时的响起几声枪声,死几个人,但是总体来说还算保持平稳,城内重要地区还把控在北伐军手中,暂时没有出现大规模屠杀,当街挖心之类的荒唐事。
现在黄兴那边自顾不暇,虽然嘴上说着要北伐,但是却害怕上海那边和谈谈崩了,盘踞徐州的江防军和。
南京发生这样的历史性时刻,而在福州却是多少显得平静了些,报纸上虽然也议论纷纷,民众们也开始讨论共和啊革命之类的东西,但是福州恢复平静已久以至于民众对这些不太关心。
就连军政府对南京那边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也没有太大的反应,郑祖荫等人一眼只盯着福建军政府内部,费劲了心思和陈敬云以及林文英较劲呢,南京那么远的事暂时和他们还搭不上边,林文英等几个人虽然想要声援几句但是也只能在报纸上发发评论而已,至于看的人有多少就不知道了。
而陈敬云更没在意,孙文要当大总统他早就已经知道了,没什么意外的事发生,一切都在陈敬云的预料之中。当天也就是发封贺电过去,而陈敬云自己则是带着罗漓回家陪陈俞氏一整天。
而次日,也就是1912年1月1日,当南京的孙文举行大规模的酒会,宴请各国公使以及其他军政要人,并在酒会上发表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
于此同时,陈敬云却是带着一群高级官员来到了福州兵工厂,随行的一大群人中包括司令部的三位总长:参谋部总长冯勤,装备部总长欧阳天,后勤部总长孙广亮,部队的主官警卫旅林成坤,第四旅陈奎、陈卫华,还有刚从潮州回来述职的袁方。这么一大群里头可都是国民军的头头脑脑,如果把他们一锅端了的话国民军少说也得崩溃半数。
陈敬云带着这么一大群人自然不是为了郊游闲逛,而是带着他们一起来试看新造的步枪以及迫击炮。
自从得到了日本人的贷款后,陈敬云就是给兵工厂调去了两百万用于购置极其设备,当时兵工厂总办唐辉康可是被陈敬云逼着立下了军令状,说是到时候造不出枪来的话陈敬云就要他脑袋。
虽然唐辉康不知道陈敬云说的到底是真还是假,但是他还得不敢冒险,亲自掌管着极机器设备的采购,而是为了尽快造出枪来,他也是就近采购各个洋行库存,甚至还向日本人采购了一批,如此忙碌了一个多月后,前天时间终于是找到了陈敬云,说是已经造出了洋枪,请陈敬云前去视察。
刚到达兵工厂,一棒子将领土鳖们看着高高竖起,占地广大的工厂区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那后勤部总长孙广亮更是道:“现在总算是知道这兵工厂为什么这么花钱了!看这规模怕是不比汉阳那边的厂子差多少吧!”
一边陪同的唐辉康等数个兵工厂的高层管理中有人答道:“现在规模和汉阳那边还是不能比的,我们厂的产量大约在汉阳半数这样子!”
说话的人一身光鲜的燕尾服,看着面容有些熟悉,孙广亮仔细想了想后才想起来这人应该是都督的堂兄陈敬声,前段时间在都督府里见过他,只是没想到这人竟然也能管理兵工厂?这会的他已经心里暗道:这人可不要想以前那个陈敬安一样是个草包!一个堂兄贪墨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