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第201节(3 / 4)

加入书签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20年前英国人来咱们国家拍摄纪录片,许多国家包括港澳、宝岛通过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了解到咱们国家人民穷的一个家庭共穿一套衣服,八岁大的孩子居然不知道鸡蛋、白面的味道。内地形势变好了,港商来到内地,见老百姓早上吃油条、茶叶蛋,喝豆浆、胡辣汤,他大呼小叫抓住老百姓问他们怎么可能吃的这么好。”

“不知道你从哪里听到的笑话,但是据我所知,那位捐机器的华侨来到咱们这片土地上,他调侃道‘市民一顿吃两个茶叶蛋,哪里穷了’。”池午柏走到人群中,把名单递给林北。

“英国人、美国人也有吃不起面包,喝不起咖啡的,本国的阶级矛盾非常严峻,他们不报道他们国家的穷人,大老远跑到我们国家拍摄我们国家的穷人,这样可以转移注意力,让民众知道世界上居然还有国家民众穷的一辈子没有吃过鸡蛋,有了对比,穷人满足现状,危机被平安度过。拍摄者被民众追捧,收获名和利,得到贵族的青睐,一朝实现阶级跨越也不是不可能,他们从此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却对损害我们国家国际声誉的事只字不提,领导在国际上喊话,跑断腿为国家恢复声誉,看来收效甚微。”家里有个励志当外交官的人,林北想不知道发达国家靠抹黑自己国家转移国内矛盾很难。

大家把林北说的话当故事听,听到最后,脸上的笑容凝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怒容。

林北说了几句不相关的事活跃氛围,最后把名单递给池午柏:“就在你这里签合同,我明天上午八点过来,麻烦池主任通知大家。”

说完,林北掀开布帘离开。

林北走了,他的影响没有远走,在不断发酵。

他下一站到望湖街道办事处。

孔国贤正在带领街道干部到五保户家慰问、铲雪,柏油马路上的积雪被公交车轧的瓷实,人行道上的积雪被行人踩实,滑不溜秋,大家走的格外艰难。

才下完一场大雪,也不知道独居老人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们必须去看看,不外出不行。

林北到了街道办,里面空无一人,他等了一会儿,别说人了,麻雀都没见着。

林北干脆骑车回了一趟家。

他看见了啥,看见了他家小孩和一群大孩子在巷口打雪仗,小孩捧着一个小雪球,笑没了眼睛跑去砸人,雪球没有丢出去,人先倒雪地上,一群孩子不约而同停战,一拥而上捧雪埋他。

人群离开,小孩破“雪”而出,就听见背后有人喊他,他扭头,一个巨大的雪球正飞向他,落点是他的后背,小孩啪叽埋在同一个坑里。

林北不顾形象哈哈大笑,走过去,把他挖出来。

“爸爸,提高点。”林聪蹬腿甩肩,抖身上的雪。

林北没做多想,抬了抬手,就收到两团雪。谁能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藏了一手,偷偷抓了两把雪,他单手抹掉糊在眼睛上的雪,把做了坏事乐不可支的小孩扛在肩上,单手推车回家。

年前办喜宴的人多,好多人找余好好订鸭子。生意差了一天五六个订单,生意好了一天十好几个订单,一天得宰杀上百只鸭子,杀鸭子都杀不过来,余好好哪有时间出摊卖鸭子。这不,余好好不出摊了,一门心思在家杀鸭子,没想到有人专门找上门买活鸭。

爷俩回到家的时候,余好好正给顾客绑鸭子,瞥见爷俩的身影,忙里抽空说:“问清楚了,古诗词大赛的报名地点在铁路中学高中校区,户口本和推荐信在抽屉里,你拿这两样东西带聪聪去报名。”

别人家把院子里的雪运出去,他家反着干,把外边的雪运进院子里,宰好的鸭子就放在雪上。

一只只脱了衣服,翘着臀,歪着脑袋的鸭子并排躺在雪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皮肤黄的闪眼,油脂肯定不少,很少有人进了院子空手而归。

不管预订还是零售,余好好的鸭子生意好的不了的,都没时间做饭,哪有时间忙聪聪比赛的事。

林北回屋拿户口本和推荐信,拿掉林聪头上的帽子,将其挂在树枝上,给他戴上一个新帽子,又把他拎到大杠上,推车离开。

雪后路滑,车上又载着一个小孩,林北可不敢骑车,他推车前往铁路中学。

铁路中学在铁路大院正西方,不经过铁路大院。

学校大门是敞开的,林北停下脚步,抬起一只手放在孩子脑袋上:“这是淮新铁路中学高中校区,铁路大院的孩子如果想念书,可以从托儿所一路念到高中。也正因为这种模式,升本率,升专率年年垫底。”

铁路中学和十二中一样,喜欢从区联考、市联考里寻找好苗子,把人挖进碗里。

不同的是十二中是学习圣地,里面不论出身,老师们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特招的农村学生没有辜负学校的期望,每年此类特招生集体考入师范大学、医科大学,有一年,出现一个异类,那个学生选择考国防大学,这个学校是85年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组建的,当时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大学,哦,他家的孩子也算异类,要考许多人听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