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第261节(1 / 3)

加入书签

可见东西不是好用就行,还得有影响力足够大的人去打破“常规”。

一县之内可以是县令, 一郡之内可以是郡守, 想要举国上下都接受, 那当然得是天子。

倘若没法接触到这样的大人物,那么找些有名气的人物来引领风潮也是可以的。

比如苏轼在儋州, 哪怕是被贬过去的,也能给当地带去许多改变。

再比如袁枚在金陵,那也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文坛风流人物,他家小仓山房印刷的书每次一出来都能被抢购一空。

可见影响力越大的人越能够破旧规、改旧俗,引领众人接受新鲜事物。

有时候许多东西并不是寻常人不想或者不需要,而是寻常人没办法突破那些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壁垒去接触乃至于接受它们。

就像维多利亚女王公开使用前的无痛分娩技术。

是它不好吗?是产妇不想用吗?

并不是的。

只是她们根本接触不到——就算她们有幸接触到了,也有许多人因为种种理由不允许她们使用,就像早期有些人不允许产妇使用产钳助产一样。

霍善把这番见闻给李长生讲过,李长生给他说起“楚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头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只要上面接受了,再不合理的东西底下的人都会争相效仿。

更别说本来就有益于民生的好东西!

霍善听了半天,听出一个结论:他家皇帝姨公,大汉最大的活动广告牌,想打什么广告找他准没错!

制香这种依赖人力的手工业只是前菜,以后要依靠刘彻打广告的时候多了去了。

霍善麻溜说道:“您喜欢的话我可以给您多送一些,保证您每天都能点不一样的香!”

刘彻补好了牙,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此时听霍善这般大方地说要给自己送东西倒有些不习惯了。他睨着霍善说道:“你小子是不是在打什么鬼主意?”

霍善矢口否认:“没有的事。”

他凑过去和刘彻说起他太子叔诅咒他太守干到头了,和刘彻商量着让他再干几年,他还有许多事没做呢。

刘彻挑眉:“你想求这么大的事,就用几根香讨好我?”

霍善闻言觉得刘彻和他太子叔一样不可理喻,不由气鼓鼓地说道:“我又不是光拿俸禄不干活,怎么能说是我求您呢!”

他分明是在为大汉的繁荣富强做贡献,倒叫刘彻说成是他来求人了!

刘彻觉得霍善那不服气的小模样儿有趣至极,抬手捏了捏他凑近的脸蛋,乐道:“那你这回怎么这么大方,要给我送那么多不重样的香?”

霍善语塞了一下,才振振有词地说道:“当晚辈的孝敬长辈,难道还需要理由吗!”

刘彻道:“行吧。”

那语气,那神色,看起来明显不太信的样子。

霍善好气。

门再打开时,霍去病就看到自家娃气呼呼地迈开腿往外跑。

现在霍善渐渐长大了,愈发不爱被人抱了,霍去病也没把他捞起来,而是拦下他往里看去。

刘彻在里头笑得挺欢。

几人再次坐下闲聊起来。

主要聊聊南边的安排。

刘彻心情确实很好,两越的反复一直让他不太高兴,要是这两片地没用也就罢了,有用的话他还是不介意安排点人手去归拢一下。

闽越多山,在后世素有“兵家不争之地”的戏称,因为当地土人真的很难相处,山路也确实很难走。

南越、西南夷乃至于桂阳诸郡也有不少这样令人发愁的地貌,不能怪秦始皇南征百越以后又拿他们没什么办法,着实是这些地打下来也不知道有什么用,索性随便给他们立个王、封个侯让他们自己管着去。

既然两越都要求内属了,顺便把西南夷一并收拾好也只是顺手的事。也不求他们纳多少赋税服多少徭役,只要能按朝廷的生产计划产糖和种茶就差不多了。

按照霍善此前的说法,这些地方不管是种甘蔗还是种茶树都颇为相宜。

相对于许多需要精耕细作的作物,甘蔗和茶树都是糙一点也能养活的。

至于粮食问题……从前他们能自己自足,现在应当也没问题,这个就先不作考虑了。

重点是要先把茶叶种起来,想办法推广到周围的游牧民族中去,争取能早日开启茶马贸易。

茶马贸易也是霍善提出来的,听起来有些天马行空,一般人肯定觉得很不靠谱。

偏偏刘彻本人也是个天马行空的人。

只要你的计划讲得足够好,我就考虑让你放手去干!

刘彻私底下用一些维持着草原习性的匈奴人验证过他们是否对茶叶有需求,很快便发现确有此事:他们鲜少发展种植业,日常饮食往往都是肉和奶,茶叶于他们而言不是锦上添花的饮子,而是改善饮食结构的良药。

这说明只要手头有茶叶,搞茶马贸易是可行的。

霍去病带着人在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