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第三百四十一章我要了(1 / 2)

加入书签

秘色瓷不光名字是秘色,就连传承都是一个秘密,长久以来人们只知道晚唐五代的越窑有一种≈秘色瓷≈。但从前人们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献,说这种瓷器是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至于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样,秘而不宣,后人只有从诗文里领略它非同一般的风姿。唐人6龟蒙y咏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人徐夤赞叹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诗歌、文献的描写越是优美,越引得人们去考证、猜想,以致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知道的人却越来越少,也就越加剧了这种瓷器的神秘感。

1987年,随着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的轰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宫暴露出来,一批稀世之宝的出土轰动了世界,其中有令佛教徒顶礼膜拜的佛骨舍利,有唐懿宗供奉给法门寺的大量金银器、瓷器、玻璃器、丝织品,尤其重要的是,同时还出土了记录所有器物的物帐碑,让文物考古专家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出土物的名称。

物帐碑上≈瓷秘色≈三个字,叫古陶瓷专家眼前一亮。

这几件瓷器,有八棱瓶和圆口、花瓣形口的碗、盘等,共同的特点是造型精巧端庄,胎壁薄而均匀,特别是湖水般淡黄绿色的瓷釉,玲珑得像冰,剔透得如欲,匀净幽雅得令人陶醉。

秘色瓷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撩开了。专家们恍然大悟:秘色瓷我们并不陌生,它原来就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只是从前相见而不相识罢了。那种八棱瓶,陕西的唐墓里出土过,故宫的学者在越窑的遗址采集到过;杭州的吴越国钱氏墓群,出土的秘色瓷更丰富,更精美,釉色更青幽。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还有一件盘子贴着金银箔的装饰,行话叫做金银平托。在古代,金和欲被看作最高级的材质,把瓷器烧成欲色,又在上面加饰金银,这种器物的地位可想而知。

秘色瓷在突然地显露出他的真实面纱之后,地位达到了一个顶峰,人们在逐渐认识了秘色瓷之后,更是将秘色瓷的种类年代做了一个详细的划分,但因为市场的原因,人们对于高古瓷普遍持一种观望态度,所以秘色瓷的价格一直上不去,但是因为近年来清三代瓷器价格和市场的饱和,很多已经不是普通的玩家所能承担的起的,所以对于高古瓷才逐渐的开始了一个慢热的过程,价格每年也在水涨船高,这是一种变相意义上的炒作,或者说是一种市场的选择。

正是因为这些年高古瓷价格渐渐的往上涨,所以具有很大的收藏和增值意义,庞万看着面前的东西,又开始犹豫了,他此时顾忌的已经不是价格,而是自己的名誉,假如秦汉武卖给他的是一件赝品,而他却没有现的话,这样的事情几乎就是无法想象的,可以说是对于庞万名誉的一种致命打击,一个古玩行的老人被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给唬住了,这件事情不会有人去感觉秦汉武的阴险,却是有很多人开始重新感觉庞万bsp; 所以庞万一直在犹豫,一直在思考,究竟该怎么样才能确定这件东西就是真东西。

越窑的品种很丰富,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有碗、壶、瓶、罐、盒、罂和雕塑等。同类器皿又有多种制式。以碗为例,分圆口、花口。圆口碗以斜壁呈45度的浅身敞口多见,据考证,当时主要用于喝茶,所以也叫茶盏。花口碗则有四瓣、六瓣等。上海博物馆展厅的晚唐越窑海棠式大碗就是花口碗中的佼佼者,因为器大规整,釉色青黄和造型酷似四瓣海棠花而显名贵。壶又是一种特色器,形状分盘口、直口、喇叭口,壶身有圆腹、瓜楞形腹、椭圆形腹等。唐代执壶最明显的特点是短直流、小曲柄、体态饱满。晚唐至五代,流与柄相对加长放大,腹体喜作成瓜果形。宋时则形体轻盈秀长,尤其流和柄,几乎高于壶口。细辨这一时期的碗、壶、水盂等造型变化,可现一些小规律:花口或瓜楞体呈四瓣通常为唐,五瓣系唐末五代,六瓣属宋;直、短流的壶为唐,曲流或长曲流为五代或宋;平底足器物的年代相对较早,欲璧形底足多数属唐中晚期之物,唐末五代出现了欲环形浅圈足,宋代圈足相对见高见窄。另外,由于叠烧法世袭沿用,鼎时期的部分越窑产品依然在器内可见到支烧痕,比如上博晚唐越窑海棠式花口大碗的碗内心就有支钉痕16个。这说明,唐末五代的越窑叠烧器皿未必都属粗瓷,收集时当多一份细心

这件执壶的所有特征几乎和唐代越窑的都相仿,短直流、小曲柄、体态饱满,花口,甚至内心的支钉痕也有十个,这种种模样都在告诉庞万这是一件珍品,是一件好东西,你值得拥有的好东西,可越是这样,庞万bsp; 虽然都说打眼是古玩收藏之路的必修课。新上路者往往象一个踌躇满志的猎人,刚愎自用,趾高气扬,无视路途荆棘密布,野兽出没,满眼只有猎物,没有危险;而长途跋涉者遭遇过蛇咬,变得缩手缩脚,常怀井绳之虞。但是这门课程还真得就是一步步小心谨慎,不能有丝毫大意才能够顺顺溜溜的走下去。

秦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