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第148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解决问题(1 / 2)

加入书签

看到曹俊的表情有些纠结,一旁的吴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小曹,别着急,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只要再将水质材料的配比更精细一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倘若在这个时候放弃,失去的可不止现在一点点时间,恐怕以后都没有信心去研发新品了。”

虽然这些话听起来可能只是一些淡然无味的鸡汤,但曹俊却从吴师傅的最后一句话中找到了坚持下来的力量。

如果作为倒装壶的传人都不能够拥有这样坚持不懈的精神,那吴师傅他们凭什么会死心塌地的跟随着他一起研发新的产品。

因此,曹俊甩掉刚刚的思想,开始专心致志的研究起了水质材料最合适的配比。

看到曹俊因为他的一句话而继续重拾信心,吴师傅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在这时恰巧走进研发中心的曹振东也目睹了这一切,不禁面露着欣慰的笑容。

论烧制倒装壶的手艺,曹振东绝对是一等一的,毕竟他已经烧制了几十年,毫不夸张的说,凡是经曹振东烧制的,基本上没有损坏的,所以曹振东完全有能力,也有资格教授任何一个人。

但曹振东唯一教授不了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毕竟师傅在教授徒弟的时候,多数情况是为了让徒弟快速成长,因此,师傅不会有怜悯之心,即使有些东西明知道不合适,但也要让徒弟硬着头皮做。

可如果是自己的儿子,那曹振东可不舍得下狠心,这也是为什么曹俊只学会了烧制倒装壶百分之五十的东西。

所以,当曹振东看到吴师傅能够让自己的儿子明白一些道理时,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怎么样了?曹俊。”曹振东一脸淡定的看着桌子上刚刚烧制好的‘白釉剔花倒装壶’。

听到声音后,曹俊和师傅们全都转过身来,向曹振东表达着敬畏和崇拜。

虽然傅彬聘请的这些师傅们个个都心高气傲的,可在曹振东面前,他们依旧保持着谦卑的态度,毕竟在他们看来,没有人能够像曹振东一样,十几年一直钻研一件事情。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在之前准备改造倒装壶干燥方式的时候,师傅们一致认为恒温干燥法比人工的干燥法要均匀的多,但曹振东却认为人是最稳定的因素,机器始终是机器,完全不会按照发生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变,而且使用旧方法可以让倒装壶表面有一层烟气,更方便后续的雕刻与上彩。

所以,为了证实双方的论证,他们展开了一场pk,师傅们使用恒温干燥,曹振东使用老方法进行人工干燥,最后的结果是,恒温干燥比老方法所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干燥的也比较均匀,不过在表面光滑程度和密闭程度上,老方法略胜一筹,整个倒装壶的外表面完全没有任何的间隙,让人看了感觉特别舒服。

虽然这个比试并没有分出来谁才是最后的胜者,但曹振东的技艺让在场的每一个大师傅都为之震惊,毕竟连火候都能控制的了,可见曹振东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多么的专注。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所有人都开始敬佩曹振东。

不过,曹振东心里明白,当今社会只有少数人像他一样潜心研究倒装壶,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用最简单的方式获得最大的成就,虽说和工匠精神不一致,可脱离了时代也就脱离了市场,这也是曹振东最后决定妥协的原因。

看到父亲来了,曹俊立刻汇报道,“爸,还是不行,按照之前的比例,依旧会渗透到壶内和壶底。”

得知是这么一回事,曹振东也点了点头,重新查看了一遍烧制的全过程,提出了一点意见。

“曹俊,吴师傅,你们有没有想过将水质材料和之前的胚料分开,等倒装壶快成型之后,放入水质材料中泡制,这样烧制出来的倒装壶不仅釉彩的效果好,而且还不会渗透到壶底和壶内。”

曹振东一说完,在场的大师傅们全都一脸的诧异,相互讨论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但讨论了许久,都没有结论,因此,吴师傅建议大家先试一试,看看最后的成效如何。

所以,在曹振东的建议下,曹俊开始配料,当胚子抹好成型后,吴师傅端来了一盆已经配好的水质材料,经过曹振东的现场指导下,胚子全部进行了浸泡,随后,胚子开始进行干燥,雕刻,上彩等正常的操作。

果然,当曹俊在上彩的时候,他发现经过浸泡的胚子要比原始的胚子更好上色,只是相比于掺杂在一起的胚子还差了些,不过,万事开头难,只要方案可行,那就能延伸出其他效果更好的方案。

半个小时后,经过改良的‘白釉剔花倒装壶’烧制成功。

当成品被拿出来之后,晶莹剔透的外表让人眼前一亮,相比之下,这次的效果给人一种朦胧感,仿佛是在釉彩表面上又增加了一层釉色。

看着突然产生的效果,在场的所有人都满意的点了点头,尤其是曹振东,这个方法是他在刚刚接触倒装壶时为了偷懒时想出来的办法,只不过当时并没有水质材料,而是利用清水进行的,所以效果也没有像今天这么明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