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第654节(2 / 3)

加入书签

量的物资运送到兰州,再通过商队直接运输到五原,俞大猷一下子得到了大量的补给。

熊况也被陆军部的一纸调令,送到了俞大猷麾下报到。

熊况虽然桀骜,但是他对于俞大猷可是不敢造次,毕竟俞大猷可是俞咨皋的亲爹,在大都督还没造反的时候,就已经威震天下的名将了。

“俞将军,我们现在就攻打板升城吗?”

新农牧模式

草原之上,俞大猷看着运送到五原城的武器弹药和粮草补给,看向远方的板升方向。

如今的五原城,已经今非昔比了。

俞大猷采取的政策,并不是简单的汉人和蒙古人政策,而是采用统一的编户齐民,在河道地区采取农耕和放牧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河套地区因为是黄河拐弯的地方,相比之下河水冲刷下的淤泥比较多,这里的土壤非常的肥沃。

五原地区原本就是相当富庶的地区,这里是草原上难得适合农耕的地区。

在占据了五原城之后,当时在苏北修建运河的胡宗宪,就亲自给俞大猷设立了五原灌溉总渠的灌溉工程规划。

五原城靠着黄河,河套地区的黄河处于长江中上游地区,黄河水比较清,但是河套地区也同样容易泛滥,在河边开垦的土地很容易被上涨的河水冲垮。

这是俞大猷在五原筑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在元代时期黄河曾经有一段非常剧烈的泛滥期,历史上的五原城日益废弃,也有这样的原因。

但是胡宗宪指出,五原的水利条件是相当好的,现在的河水泛滥问题,还是因为草原水利技术落后,无法有效的利用黄河的原因。

胡宗宪给五原城设计的是建造一条和黄河平行的灌溉支渠,然后再用一些横沟将这些支渠连接起来。

这条和黄河平行的支渠,就被命名为五原灌溉总渠。

有了五原灌溉总渠,比较湍急的黄河水被分开来,这样就不容易在降雨多的时候泛滥。

而剩余的灌溉工程,则从五原灌溉总渠引水出去,用来灌溉附近的农田。

这样的设计可以说是相当的精妙了,胡宗宪还派遣了自己的助手进入草原,帮着俞大猷完成了五原灌溉总渠的建设工作。

正好在那个时候,大量草原上的汉人投奔五原城,俞大猷手里也有了人力,于是趁着这个机会开展了五原灌溉总渠的挖掘工作。

等到两年前完工后,随着水利工程的扩大,更多的土地被开垦成了农田,去年就迎来了大丰收。

除了农业之外,俞大猷对于投奔他的草原游牧民也是一视同仁。

对于那些愿意种地的分配农田,还要继续放牧的则划定草原,给这些牧民放牧。

苏泽听说了五原的情况之后,又写信给俞大猷,建议他在滩涂和部分农田培育优良的牧草,并且在土地中杂种豆类,用来饲养放牧。

苏泽还向整个五原城派出了一套完善的豆类加工的技术专家,这些都是天工书院的毕业生。

五原本身就非常适合种植豆类,这些技术专家带来了东南育种培育的优良豆类品种,这些豆类迅速在草原上扎根,得到了广泛种植。

接着是压榨豆油的工坊被建立起来。

油脂,在草原上一直都是非常必须的资源。

和中原不同,在苦寒的草原上,肉蛋奶油都是必须品,如果无法补充足够的脂肪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所以奶油和黄油,这种从奶制品中提取油的技术,也不约而同的被全世界的游牧民族发明。

大豆也能榨油,这是中原先民们早就发明的技术,但是如今植物榨油的技术,也随着东南农业技术的提高也逐渐开始走进千万户,在南直隶很多地方,使用豆油炒菜已经是家庭正常的操作了。

这些大豆被压榨成豆油,一部分供应给了五原的百姓,一部分卖到草原其他部族,给五原城换取物资。

而更重要的是压榨完大豆后的豆粕。

豆粕,就是榨油之后的豆渣,这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精饲料。

除了豆粕之外,经过大都督苏泽改良的玉米同样也是相当高产的饲料。

虽然苏泽已经尽力改良了,但是由于西班牙商人从南美洲带回来的玉米品种太原始,种植出来的玉米口感很差,在东南各地区进行了大力推广,但是依然种植热情不高。

原因自然是在苏泽占领的大部分地区,从江南到湖广再到广州福建,这里都是水稻产地,饮食习惯又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改变,更不要说这個时代的玉米虽然产量高一点,但是口感实在是太差了。

以如今的技术,要完成品种选育都需要以年为单位,如今能够选育出比较高产的玉米品种,都已经是苏泽运气爆棚了,很多时候农业技术的发展就是抽卡游戏,想要抽出想要的卡,需要的是多抽几次和运气。

有了高产玉米却只能在少部分地区推广,苏泽有些不甘心,等到五原城建立以后,苏泽看到了另外一条路。

既然人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