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gzshuwu.com

43 吕奉先弃营兵退(二)(1 / 4)

加入书签

攻城,不是一句话,两个字,一道命令下去,就可以开始攻的,具体的攻打之前,自是需要先做部署安排。张辽部的阵型现在是这样的:整体面向郾县城的西城墙,列成了个一字阵,阵约二十人深,与郾县的西城墙隔着护城河相对。张辽先把阵中各部的军将唤来。

各部军将,最骁悍敢斗者,是张辽的一个并州老乡,此人名叫高昌。

张辽令他说道:“率你本部,抢夺吊桥。抢下吊桥之后,再去争夺郾县的西城门。如能把西城门夺下,且不要急着进城,候我亲领主力过桥赶到,再与我一起,向城内发起进攻!”

高昌年约三十,正是气力最雄,最能打的年纪,当下大声应诺。

“此攻郾县,吊桥、城门是重中之重,吊桥、城门如能顺利拿下,则城为我有矣!事不宜迟,你现在就率部出阵,依照我令行事。”

高昌接令,便赶回本部,率本部的步卒两百,当先向吊桥发起了进攻。——这吊桥虽然没有拉起,但城中的孙坚却是在吊桥附近及两边的桥头,都布置了守卫吊桥的兵马的。

且先不说高昌,给高昌下达完命令以后,张辽的目光转向了余下的几个军将。

其中一人,与张辽的长相略有相似,是张辽的族中从弟,名叫张畅。

张辽令他说道:“率你本部,我再给你我的亲兵百人,你引之,随高昌部之后,等他夺下吊桥,你就快速过桥,守卫吊桥的任务,以及相助高昌攻抢西城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张畅应诺,便带了张辽给他的百名亲兵,加上他本部的步卒战士,共计四百,亦出阵向吊桥方向而去。

张辽继续给剩下的军将们下令。

剩下的军将还有八人,张辽给八人中四人的命令是一样的:“君四人各率本部,立即分从吊桥的南北两面抢渡护城河,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过河。过了河后,不要去城门处参加战斗,而是各攻南北城墙一段,以作城门处交战的策应。等到城被我成功夺下,我军勇士突入城中、上到城墙以后,你们就攀附登城,由高而下,配合从城门处进城的我军兵马,并攻城中坚兵!”

这四个军将领命,各还本阵,按照张辽的军令,催促本部兵士,扛着半截船等之类的防御器械,行至护城河边,一面抵挡城上的箭矢,一面把早已备下的沙袋等物投入到河中。——这个时候,高昌已经率领本部,展开了对吊桥的争夺,张畅亦率其本部,快到吊桥边上了。

张辽中军。

张辽对余下的四个军将下达了有关这次攻城安排的最后一道军令:“君四人率引本部,停驻不动,以作预备队,若攻城的进展顺利,你们就率部后续参与,若攻城的进展不顺,你们就掩护我攻城部队的撤退。”

凡战,是必得要留下预备队的。毕竟即使战前的部署再妥当,主将对战斗的胜利再有信心,可打仗这回事,说到底,总是难免会出现意外情况,因此若无预备队,那一旦战局出现任何一点的变化,可能就要前功尽弃,就算前边打得很顺利,转眼之间,也有可能便会落败。

这四人应诺。

张辽问曹性:“曹校尉,我的这番安排部署可行?”

曹性说道:“将军不愧知兵,我并凉之名将也!这番安排部署,极是妥善。”

“那便劳请校尉留在这里,为我坐镇观战罢。”

曹性答道:“将军切勿忘了明公之言,狭路相逢勇者胜!末将那就在这里,静候将军克城!”

张辽遂击鼓传令,整顿本部主力,变沿河所布之横阵为进战的阵型。

鼓声响起,其本部主力的战士,原先为保持体力,都是坐在地上的,此时纷纷起身,在各队队率等基层军官的组织、带领下,不多时,列队成型。

张辽的骑兵牵马过来,张辽翻身上马,接过另个亲兵递来的铁矛,又取了短戟数支,插到马鞍边的箭囊旁,并把常用的那支强弓放到了马鞍的另一侧,然后看向曹性,做了个叮嘱,说道:“若我攻城得手,校尉便请率余兵,为我后援;而若攻势受阻,就还得劳请校尉,接应我等后撤。”

曹性骑在马上,拱手说道:“不必将军再作嘱咐,末将自是晓得。”

张辽点了点头,不再多话,催马离开将旗,往到本部主力所列好的阵前,一令下达,亲自率之,往吊桥处杀去。他的本部主力在吊桥的北边,离吊桥约数百步远。

这个时候,攻抢吊桥的高昌,率其本部,浴血进斗,已然把吊桥西头的坚兵守卒杀退,正沿着吊桥,朝吊桥的东头奋勇厮杀。

张畅部则是刚抵达到吊桥西头不久。吊桥就那么宽,是不好上去太多兵士的,上去的人如果太多,反而会造成拥挤,不利战斗,故是张畅没有催部上去,而是暂停桥外。

他选了些善射的弓弩手出来,分列吊桥西头的南北两侧,向着吊桥的东边射箭、射弩,以为高昌部做个“火力支援”。

以吊桥为中心,向南北两边展目望去,南北两边的护城河前,那四个奉命率部渡河的军将,此时此刻,都正在挥刀督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